今日访问量:36305

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深化平台应用 赋能谱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来源: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


      近年来,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内蒙古自治区“两个基地”“两个屏障”和“一个桥头堡”建设,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动产融资模式创新,助力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内蒙古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2024年以来,巴彦淖尔市累计注册平台用户336户,促成融资交易861笔,融资金额75.7亿元。

       一、知识产权“引活水”,科技金融助发展

       五原县金麦提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先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设备为主的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9项专利和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强劲,但融资难问题始终困扰着这家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公司。在巴彦淖尔市分行指导下,邮储银行依托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技术专利质押融资“科创贷”,以企业5项技术专利作为质押物,成功发放600万元贷款支持,让“沉睡的专利”变成了“流动的资本”,有效“唤醒”了企业的动产资源。巴彦淖尔市分行依托平台积极将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集聚,不断探索动产融资类型新突破,推动金融机构创设“科创贷”“科技贷”“科技兴蒙贷”等各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依托平台促成融资131.14亿元,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助推11家涉农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二、道地药材“开良方”,绿色金融润北疆

       内蒙古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沙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7.3%,当地独特的沙质土壤和昼夜温差为甘草等道地药材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道地中药材甘草种植基地。调研走访发现,受到生长周期长、田间管护资金缺口大的桎梏,当地甘草种植户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为带动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巴彦淖尔市分行推动当地金融机构依托平台创新推出“在田道地药材质押”业务,经专业评估公司综合评估后确定贷款额度,有效盘活药材种植户的生物资产。种植户黄某辛流转800亩沙地种植甘草,为升级滴灌设备和购置有机肥急需一笔资金,但苦于没有抵质押担保,一筹莫展。当地联社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向他宣介平台和“在田道地药材质押贷款”,成功为黄先生发放300万元质押贷款,一次授信,三年循环使用,成功助其实现资产变现。2024年以来,平台促成“在田道地药材质押”融资1482万元,直接带动20余户种植户扩大生产规模,亩均收益提升至8000元以上。磴口县甘草种植面积从2022年的2万亩增至2024年的3.5万亩,沙区林草覆盖率提升至37%,形成“绿进沙退”的良性循环。

       三、供应链融资“架金桥”,普惠金融暖八方

       巴彦淖尔地区拥有5404万亩天然牧场,被誉为“中国羊都”,肉羊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地级市中唯一能够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与加工基地,也是全国肉羊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优质的农牧业发展环境为供应链融资创造了良好条件。草原宏宝是一家集牧场养殖、屠宰分割和羊肉食品加工为一体的大型进出口龙头农牧企业,但由于肉羊生长周期特点,回款账期问题成为企业和上游养殖户的头痛难题。在巴彦淖尔市分行的指导下,蒙商银行依托平台开展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业务,上游21家供应商在没有担保抵押的情况下,通过为核心企业提供羊源或服务产生的未来收益,借助核心企业的增信和应付账款确认,成功跨越首贷门槛,先后从蒙商银行融资272笔,金额达1.52亿元。辖内知名企业如内蒙古恒丰、内蒙古澳菲利食品、草原鑫河等纷纷带动供应链整体加入平台,帮助上游中小微企业和养殖户开展融资。截至2024年末,全市累计有9家银行先后开展了35条规模以上供应链融资业务,涉及上下游中小微企业77家,实现融资633笔,融资金额8.49亿元,充分发挥了动产融资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