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访问量:7794

《中国金融》|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 刘健:中征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甘肃实践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公众号




       供应链金融本质是立足在产业基础上的融资服务,是对地方产业生态的精准赋能。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和征信中心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以下简称甘肃省分行)大力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中征平台),将中征平台深度嵌入甘肃省特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点打造独具陇原特色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融资需求,为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关键枢纽,切实提升核心企业参与积极性。核心企业是连接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键枢纽,推动核心企业线上确权与系统对接是构建中征平台常态化应用机制的首要环节。甘肃省分行强化政策引领作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促进甘肃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将中征平台对接应用纳入12份省级金融政策文件,形成可持续性政策保障。联合商业银行建立优质核心企业名单库,选取供应商以民营小微企业为主、本地区应付款较多的核心企业作为重点突破对象,向核心企业详细解读平台业务流程、数据提供范围以及技术安全措施,打消企业疑虑。组织业务骨干对核心企业系统对接,进行一对一服务,及时协助解决系统对接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为4家核心企业申请减免对接费用50万元。全面推广更加符合甘肃核心企业特点的数字证书对接模式,28家核心企业按照成本更低、流程更简的方式接入平台,全国首笔全流程线上数字证书确权模式在甘肃落地。截至20257月末,成功推动33家核心企业与平台实现对接,占全国对接数量的10.03%

       聚焦关键堵点,有效扩大中征平台应用范围。甘肃省分行联合多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将中征平台推广应用成效纳入政府融资环境考核指标,形成推广合力。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接中征平台,优化内部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对平台融资需求的响应效率。积极推动政采贷业务,天水、白银两市政府采购系统与中征平台完成系统对接。针对中小微企业对平台认知不足的问题,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开展全方位宣传,通过进园区、进企业、线上宣传等形式,讲解平台操作流程和融资案例,引导企业注册入住,提升平台用户基数。截至20257月末,甘肃省各类市场主体累计在中征平台注册用户4333个,累计促成融资1180.63亿元。

       聚焦关键场景,不断提升中征平台融资效率。甘肃省分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将中征平台推广应用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场景适配+政策赋能+产品创新+生态培育的组合策略,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成功打造了金川模式”“蓝天模式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全流程在线融资案例。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平台业务范畴和场景应用。例如,兰州银行创设兰银链信产品,依托中征平台将核心企业应付账款数字化,为供应商提供在线签收、拆分流转、保理融资等线上服务,累计发放贷款8200万元。浦发银行兰州分行为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提供平台注册、业务申请、账款确认、融资发放等一站式服务,单笔业务最快1小时内到账,单笔金额低至4383元,融资利率低至2.65%。截至20257月,全省通过中征平台开展全流程线上融资19.29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发放贷款利率为2.5%3.3%

       金昌金川模式”——中征平台全国制造业核心企业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应用标杆

       基本情况。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川集团)是我国特大型采矿、选矿、冶炼、深加工联合企业,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作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单位,金川集团供应链条长且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75%2020年,金川集团以系统直连方式接入中征平台,通过核心企业确权+数据赋能+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了高效、透明、低成本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金川模式)。2024年,金川集团中征平台供应链融资业务入选国务院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

       模式架构。通过数据确权信息共享融资对接闭环,实现供应链融资从线下人工审核线上数据驱动转型。一是供应商通过中征平台选择金融机构并发送融资申请,金融机构通过平台调取原始贸易数据,结合供应商历史信用和金川集团付款记录快速评估信用风险;二是金川集团核对贸易背景无误后确认债权;三是金融机构审核通过后,通过中征平台将资金直接划入供应商银行账户;四是应收账款到期时,金川集团将款项支付至金融机构指定账户,完成融资闭环。

       主要成效。截至20257月末,金川集团累计开展全流程线上融资474笔、10.64亿元,覆盖全国15个省(市),未出现1笔延期支付和不良贷款。金川模式下,银企合作进一步加深,形成了中小微企业愿贷、易贷,金融机构敢贷、会贷,企业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的良好机制,供应链资金流转及协作效率、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定西蓝天模式”——中征平台特色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融资典型样本

       基本情况。甘肃定西市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天集团)是省内马铃薯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在甘肃省分行指导下,蓝天集团创新构建了核心企业+中征平台+银行+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供应链融资体系(蓝天模式)。2023年,蓝天模式因创新联结农户和市场,入选金融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优秀案例。

       模式架构。通过核心企业增信、中征平台赋能、银行资金支持、联合社(合作社)组织链接、农户落地生产的分工协作,将传统农业中的弱信用种植户转化为可信赖的融资主体,实现了小农户与大金融、大市场的高效衔接。一是春耕前,蓝天集团与种植户/合作社签订保底价+市场溢价的收购订单,同步录入中征平台。二是种植户/合作社按订单向蓝天集团交货,蓝天集团将订单履约信息上传至平台。三是蓝天集团通过平台对种植户/合作社的应收账款进行确权。有资金需求的种植户/合作社通过平台选择合作银行机构,提交电子凭证及融资申请。金融机构通过平台调取订单、验收记录验证贸易真实性,发放贷款资金。四是马铃薯收购完成后,蓝天集团按订单约定将货款支付至金融机构指定账户。

       主要成效。截至20257月末,金融机构累计为蓝天集团上游农户/合作社提供融资2.53亿元,服务种植户超过6万户。通过订单+融资绑定,种植户订单履约率从70%提升至95%,带动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

       招商银行兰州分行脱核模式”——全国首笔中征全流程线上脱核链贷业务

       基本情况。脱核是供应链金融从主体信用向数据信用转型的关键方向,其核心是弱化或摆脱对单一核心企业信用的强依赖,通过整合供应链全链条的多维数据,直接为链上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25530日,甘肃省分行指导招商银行兰州分行成功落地中征平台全国首笔线上脱核链贷业务,为某省属国企上游供应商在线授信177万元,发放了首笔贷款10万元。脱核链贷业务的突破,标志着中征平台供应链金融在立足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开辟了更普惠高效的融资路径。

      模式架构。招商银行兰州分行首创交易信用+主体信用双维评级模型,利用大数据和智能风控模型替代传统核心企业确权,实现全流程线上化零确权融资。一是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后,交易数据自动推送至中征平台。二是招商银行兰州分行通过系统模型智能防控、核心企业回款动态监测及企业经营多维核查完成贸易真实性审核。三是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授信额度,推送至供应商。招商银行兰州分行通过开发的招银链融通中间平台,实现中征数据招商银行信贷系统风控模型全自动流转,审批时效从2天压缩至5小时。四是核心企业付款时将资金打入供应商在招行的监管账户。

       主要成效。通过去核心企业确权依赖、强化数据驱动风控的模式,有效打通去核化供应链融资通道,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去核化创新范本。

       强化政策协同,优化融资配套环境。发挥财政金融联动机制作用,推动更多核心企业接入中征平台。引导各类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核心企业和金融配套服务机构的投资力度。加大对供应链金融的担保支持,鼓励政府背景担保公司(基金)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担。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对供应链票据、绿色供应链融资给予利率优惠。

       聚焦特色产业,构建一链一策服务体系。聚焦辖内大型产业链龙头企业,构建基于中征平台的一链一策供应链融资服务体系。比如,依托光伏、风电等龙头企业,为硅料、组件、储能设备等上下游企业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保理、碳资产质押等融资服务;围绕有色金属、化工等领域为供应商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反向保理服务。以定西马铃薯和中药材、河西走廊制种、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为核心,发展特色农业供应链金融,推广六位一体融资模式。

       深化区域协同,融入全国供应链网络。统筹构建金融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基于通道产业园的综合授信服务体系,鼓励商贸流通核心企业通过中征平台确权,规范发展供应链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依托兰州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兰州号),为跨境物流、进出口加工企业提供仓单质押+国际信用证+汇率避险服务,支持甘肃特色产品远销国内外。与临近省份共建跨区域供应链金融联盟,共享核心企业信用、物流数据,推动区域内产业链协同发展。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at-w7Q6_DLqa38_l8kh7g?scene=1&click_i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