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助企纾困系列 | 中征平台唤醒“沉睡资产” “供应链”变身“共赢链”
来源: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
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亟需融资支持。小微企业普遍缺少有效抵押担保,容易在融资中受到限制。为打破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促进银企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积极发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作用,以产业链、供应链为核心,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盘活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让“沉睡的资产”变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供应链”变身“共赢链”
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积极加强与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特征、资金需求等,建立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名录、核心企业系统对接名录,“一企一策”推广应收账款融资。督促金融机构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调查分析等方式,筛选满足条件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供应商,摸清企业底数,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服务小微企业为目标的完整融资链条。
生物质热电联产业务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减排新能源项目,该项目以秸秆为燃料用来发电和供汽。梁山前能生物电力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准确投产这一新兴产业,但项目前期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流动资金短缺问题,甚至面临停工危险,迫切需要资金支持。
企业通过中征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后,人行济宁市中支及时组织银行现场调研,指导银企精准对接。调研了解到,企业符合“绿色贷款”申报条件,而且其拥有的应收账款有稳定的回款来源。为此,梁山农商银行依托中征平台做好动产质押登记确权,为企业办理应收账款融资10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在此基础上,银行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对企业上游6家原材料供应商授信1000万元,彻底解决了供应链上游企业融资问题,保障了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正常运转,实现了上下游企业共赢。
“小平台”盘活“大链条”
“供热收费权转化为流动资金,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升级改造项目不愁没钱了!”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卫介绍道。
据了解,山东圣方热力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民营热力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供暖规模逐步扩大,成本支出也随之加大,流动资金需求较大。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抵押担保,银行融资金额受到了限制,于是通过中征平台发出融资需求信息。邮储银行济宁分行收到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后,第一时间安排业务人员上门开展尽调,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最终通过采用供热收费权质押的方式为企业成功授信,发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20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据悉,为让更多的供应链企业享受到融资便利,人行济宁市中支成立由分管行领导任组长的应收账款专项融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应收账款融资工作,明确牵头部门、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开展征信知识进企业、政金企合作对接会等方式,积极向企业宣传推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了融资便捷。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末,济宁市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达1076 户,其中注册大型企业64户,核心企业完成系统对接平台2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平台。
“一系统”贷动“多产业”
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借助中征平台桥梁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多种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产品,满足不同主体的融资需求,助力专精特新、科技型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血液。
“从企业申请无门到系统自动匹配,中征平台架起了企业与银行融资的桥梁,为企业提供了找政策、找服务、找资金等贴心服务,实现融资需求一键申请、一站办理。”济宁五颗星表计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爱萍说。
据了解,济宁五颗星表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供热分户计量与室温调控一体化系统,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和销售旺季到来,企业急需资金采购原材料。就在企业犯难时,恒丰银行济宁分行通过中征平台及时了解到企业融资需求,立刻组建专业金融团队,为企业设计了“动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综合服务方案。企业无需抵押,快速获得500万元动产质押科创贷,及时解决了采购资金不足难题。
借助中征平台的动产确权与融资对接功能,通过应用应收账款等动产开展融资,让小微企业原本沉睡在账本上的资产变成可以使用的实际资金,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截至2022年9月末,济宁市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新增小微企业动产登记818笔,同比增长35.7%,通过平台促成企业应收账款融资74.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融资40.75亿元,占比54.8%,在疫情之下为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发挥了积极作用。